
6 月 1 日,香港開始接受虛擬資產交易牌照的申請。衝刺牌照的隊伍裡,除了 OKX 這類原生的加密資產交易平台,還有老虎證券、上海綠地金融這類傳統金融機構。面對監管要求,誰能更好應對這場「大考」成為拿牌幸運兒?
港虛擬資產新政開始執行後,無論是 OKX 這樣的原生加密資產交易所,還是老虎證券這樣的傳統金融機構,齊齊擠進香港謀求合規,以期盼拿下香港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牌照。
SFC 在新政發布時也強調,將不定時發出通函及常見問題的規定,與《適用於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營運者的指引》規定之間有任何不相符的地方,「概以較嚴格的規定為準」。
嚴格的門檻如同一張為發牌準備的「考卷」,拋給了所有想在香港拿牌的虛擬資產交易服務商,考驗著申請者的長足準備。即便是成立於 6 年前的加密資產交易平台 OKX,也為申請持牌準備了 1 年多,並稱申請前就已按預期的監管要求、以準合格狀態在港運行。
香港牌照釋放著吸引力,但也用 152 份意見書、99 頁長的《指引》表盡嚴肅,而機會將留給力求合規且願意打持久戰的有備者。
新興&傳統機構齊「卷」香港牌照
6 月 1 日,中國香港專為中心化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而設的全新發牌制度。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表示,在《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前提下,所有在香港經營虛擬資產交易所業務或向香港投資者積極推廣其服務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須申請及獲發數字資產牌照及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牌照(VASP牌照)。
前一天,SFC 在官網連發兩則通函,為擬在港經營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公司及個人,明確發牌制度以及發牌前的過渡安排。通函一經發布,SFC 便開始接受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營運者的申牌。
發牌制度建立,香港監管落位。對於在大多數地區都難以等到專門監管規則的虛擬資產行業來說,這是一次里程碑的事件,也被 Web3 行業視作「2023 年最明確的政策利好」。
因比特幣而產生的加密資產交易所,近年逐漸隨著加密資產種類的增加、參與角色的豐富、市場規模的增長漸成新產業,也從過去 10 年的草莽競爭越來越渴望有序發展,但全球各國對這一新業態的管理分歧仍然存在。即便是金融監管成熟度較高的美國,加密資產仍然被算是新興金融市場,多以證券法規約束,並沒有專門規則。
對於香港新政, OKX 商務長 Lennix Lai 表示,監管及監管牌照是加密貨幣與 Web3 產業未來成功的關鍵。通過全新的 VASP 牌照制度,香港政府將可建立強而有力的監管框架和合適的環境,從而支持香港發展成國際領先的虛擬資產中心。
接受港府的監管與審查,意味著中國境內出現了允許合法、合規運營虛擬資產交易服務的場域。作為高度繁榮的中國金融中心,香港在歷史上一直連接著內地與全球。
OSL 執行董事兼監管事務主管 Gary Tiu 認為,在現有的法律框架內,來自大陸的投資者和機構在香港將活躍起來,「自然會有更多的法律約束,這是眾所周知的。但作為允許的合法活動和金融活動的潛在門戶,香港肯定會繼續扮演這個角色。」
新政即頒,原生於加密資產行業的交易平台們忙碌起來,爭相謀求拿到香港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牌照。公開訊息中,OKX、HashKey、OSL、Bitmex、Bybit 等在內的原生加密資產交易所都在為拿牌做準備。
早在今年 3 月,OKX 宣布成立香港公司,在當地開展虛擬資產服務,並透露將申請 VASP 牌照。這家交易平台成立於 2017 年,6 年的運營期內一直在全球各地尋求合規運營的機會。6 月 15 日,OKX 中東分部已經從迪拜虛擬資產管理局(VARA)獲得了 MVP 預備牌照,此前,該平台在法國、巴哈馬等國家和地區獲得相關許可或牌照。
為滿足組織、產品、安全和合規性方面的預期監管要求,Lennix Lai 在今年2月份接受採訪時透露,OKX 團隊已在一年前著手準備在港申牌,並組建超過 20 人的專責團隊負責香港合規程序,團隊成員皆來自 SFC、SEC、國際律所或持牌金融機構。目前,OKX 在港員工超過 500 人,由產品研發及合規團隊組成。
值得注意的是,新政「允許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接受零售投資者的業務」,前提是採取投資者保護措施。
6 月 1 日,為專業投資者提供服務的數字資產交易平台 OSL 表示,已向 SFC 申請升級現有牌照以加入零售交易。該平台是香港目前僅有的兩個獲準為專業投資者提供服務的數字資產交易平台之一。另一家數字資產金融服務商HashKey Pro 也表示,已向 SFC 提交許可申請以提供零售服務,並創建了一個專門為散戶服務的平台。
OKX 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除了申請獲準零售服務的相關流程外,在 SFC 公布新指引後,OKX 開放了面向散戶投資者使用的測試程序,約 10 天的測試,已有幾千名香港用戶註冊,交易量逾百萬美元。他認為,在過渡期內試營運,可讓香港證監會更全面掌握市場上實際營運者數量,更好地收集數據,再評估風險。
不僅是原生加密資產交易平台,傳統金融機構如老虎證券(香港)、綠地控股集團旗下子公司綠地金創都傳遞出申請 VASP 牌照的意向,盈透證券則通過與持有 SFC 頒發的第 1 類和第 7 類數字資產牌照的 OSL 合作,在港推出虛擬貨幣交易,使其專業投資者客戶能夠交易比特幣、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資產。
新舊金融機構為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合規運營擠進香港,顯露出 VASP 牌照的搶手程度,也標志著 Web3 新生金融與傳統金融在香港交匯,加密資產也漸融主流金融世界。
SFC 定下嚴格監管基調
為了對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實行全面、有效的監管,香港證監會也做了長足功課。
早在今年 2 月 20 日,SFC 發布了一份諮詢文件,就適用於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營運者的建議監管規定,邀請公眾提出意見。諮詢期於 3 月 31 日結束,期間 SFC 收到來自業界專業公司、市場參與者、持牌法團等的 152 份意見書。最終方才做出允許零售投資者使用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等決定。
為了讓虛擬資產交易平台更好地了解申請 VASP 牌照相關監管規定,SFC 於 6 月初發布了長達 99 頁的《適用於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營運者的指引》,這封政策性文件要求,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需要滿足投資者保障、繳足股本、反洗錢、私鑰管理、內部監控、網絡保安等多個方面的條件,才有可能獲得牌照。
在這份指引文件的開頭,SFC 強調,證監會還將不定時發出通函及常見問題的規定,「與本指引的規定之間有任何不相符的地方,概以較嚴格的規定為準。」
SFC為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監管定下嚴格的基調。
為申請牌照做準備期間,OKX 已多次配合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的審查,Lennix Lai 介紹,在嚴格遵守 SFC有關網絡安全、資產托管、打擊洗錢及合規性等要求方面,OKX 期待展示出「有能力達到甚至超越現行制度下嚴格的監管要求」。
對於申牌平台的財務穩健性,SFC 做出了詳盡要求。文件指出,平台營運者應時刻在香港實體擁有具有充分流通性的資產,金額應相當於平台至少 12 個月的營運開支;平台營運者須時刻維持不少於 500 萬港元的繳足股本;平台營運者須時刻維持不少於該平台營運者的規定速動資金的速動資金(一般是 300 萬港元)。
SFC 以此確保交易平台有充足的流動性和運營實力。事實上,去年交易所 FTX 因挪用客戶資產而暴雷,此後,加密資產交易所行業開始在透明化上「內卷」,包括 OKX 在內的幾十家交易平台紛紛以「默克爾樹證明」機制以對外展示資產儲備的充裕性,以讓整個行業重獲市場信任。
以 OKX 全球站為例,官網的儲備金證明頁面上公開著一組鏈上錢包地址,支持用戶隨時審計平台的儲備金狀況。查詢該頁面,在最近的一次審計下,OKX 主流資產儲備金率均大於等於 100%,其中 BTC、ETH、USDT 的儲備金率都達到了103%。原文網站